B000136240-B    

仍舊記得剛看完舞台劇時心裡那份激奮澎湃的感覺,因為是舞台的聲光效果吧,震撼力十足。

當然我的眼淚也絕非撲簌簌,而是如滾滾長江東去般,滿面。

也許是因為變得感性,也有可能只是因為當時累積了許多壓力,那次的發洩卻讓我在FB的網誌上寫的心得感想語無倫次...。

隔了許久才有時間拾起看舞台劇不久前才買的書,雖說因為看過舞台劇而了解了故事的主軸及作者的生命故事,但其中仍有不少是在舞台劇中沒有呈現出來的。剛開始看時,翻至舞台劇中那些令我感動不已的片段時,往往讓我熱淚盈眶;但那些眾多親屬們之間的糾葛,卻漸漸打斷了感動的氛圍,慢慢的我才了解到,原來我還是只能體會那些與自己有相同經歷、或是面對相同角色之間衝突的部分。

像是主角對姊姊去世的不捨、對姐姐的疼惜與依戀、對父母親婚姻的破裂、對自己情感的的掙扎...,似乎只有這些才較能打動我的內心。

相對的,對於同性戀之間的探討,似乎不再如此深刻,反倒像是畫龍點睛般,為他的作品曾添了些許愛恨。而那又是我只能理解而無法感同身受的部分了。

很多時候身為旁觀者,真的只能當個傾聽者的角色,就如同身為一個讀者般,靜靜看待對作者來說卻是"粉身碎骨"的體驗。因為高中時念的是女校,不免會遇到身為同性戀的朋友;這次法律營的辯論課程,也以"合法婚姻應限於男女之結合"作為辯論的題目。對我來說,他們那些較細膩的情感與互動方式,反而會在許多時候讓人覺得貼心,尤其是當你受傷難過時,他們似乎比一般人更能了解你的感受。

隨著對於這類相關議題的關注,人們也漸漸了解並接受他們,更多時候我們會因為能體會他們的艱辛而覺得無奈。

曾經想過,想寫一本關於自己家族的故事。不論是被人家收養而後來努力打拚撐起家庭的阿公阿嬤的故事、或是常常幫窮苦人家看牙齒卻不收錢的不富有的外公外婆的故事。然而遲遲無法動筆的我,找了許多藉口,只怕會揭露太多太多上上一代甘苦辛酸的血淚故事,又或是我不敢去了解那些能讓我現在生活於這小康家庭中,那背後眾多我無法一一回報的艱辛。

也許就像大多數人一樣,我們都默默得過活著,盼著有朝一日會出頭天。小時候常常幻想著自己的與眾不同,也許有某種超能力尚未開發,或是自己擁有某種特殊身分。但長到這般年紀時,不免對於自己如同其他人一般平凡感到失望,只希望在這世上拼死拼活的生存時,能讓自己稍稍得與他人有所區別。就是這樣的期望,讓我們常常做些出乎他人意料的事吧!

擁有勇氣做些讓人驚訝讚嘆的事,或許就是我們的生存方式。而那些能讓我們毫無顧忌放手去做的力量,往往也是背後那些不求回報支持我們的家人與值得信賴的朋友罷了!

在我看來,這本書寫的不只是關於家族,更多更多的是作者本身對他自己經歷的反芻與體悟、對那些遭遇到的痛苦的體諒與釋懷,是一本關於愛、包容與成長的生命之書。

我在想,如果作者沒有寫這本書,對於讀者不免是一種心靈上交流的損失、對於他自己會不會因此造成他在生命洪流中的停滯?

藉由書寫,才能將腦中的思緒整理,並留下些關於自己生命故事的痕跡吧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聞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