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周刊810期的文章,引起了我很大的共鳴。老爸說,可以將這篇文章分享出去。

而我加入一些自己的觀點,成就了這篇文。

我發現自己從小到大,大部分時間在「搭便車」。意思是我一直走著社會期待的、最主流、最安全的康莊大道。別人替我安排好了路線和車,車來了,我就上,車上都是跟我一樣的人,每個人都覺得旁邊的人比他笨。到站了,我就下,另一班車立刻就來了,毫無延誤、安穩舒服。一切都很順,一切都精準。

我常在想,隨波逐流究竟是不是好事?當自己特立獨行時,成就又會高過其他人嗎?

老爸曾告訴我一個故事,大意是如果要成為一位成功之人,就去複製他的人生,生長環境、學習發展、經驗選擇等等,最後的成果再怎麼樣也不會差到哪裡去,而任何人都可以成為somebody!

真有如此簡單嗎?

 

前幾天看到凱文學長發了篇文:人生如果好比搭公車,我現在是在轉運站,還是在路上拋錨了?

我幽默的回應:可以考慮換個司機。

每個階段似乎都會發生對自己產生懷疑的時候,不知道這樣的生活是否如人意?這樣真的是在過人生嗎?

有時候只是缺乏自信,但也有可能是對現在的生活產生了不耐煩。當我們面臨到人生重要的岔路上時,又要如何選擇真正的一條路呢?


真正的選擇,是選了之後,自己或身旁親愛的人會付出很高的代價。真正的選擇,是選了之後,半夜會突然驚醒。真正的選擇,發生的時機不會定時定期,也沒時間讓你四處請益。

真正的選擇,事先沒辦法列表分析。真正的選擇,事後沒機會從頭來起。真正的選擇,通常是帶來更多的辛苦,而不是立即的幸福。真正的選擇,長期下來未必會贏,但短期看來統統是輸。

我一路搭便車,並不是因為個性保守,而是不知道還有其他選擇。

看到這裡的我,突然領悟到,其實到頭來,我也還沒經歷過真正的選擇。


大學志願表上的學校與科系是與父母一同討論填寫;參加活動比賽都是隨他人邀約;接下任何職位都是機會成本的考量。根本沒有所為代價的付出或午夜夢迴的驚醒!

真正的選擇,是選了這個,會失去另一個同等重要的東西。

也許很多時候當下並不會發現失去的東西是多麼珍貴,要到幾年之後回頭一瞥才黯然神傷,但是又要選擇相信自己,否則將會無法面對接下來的人生。

要現在的自己為未來負責任,是否還是過於沉重呢?

我做過一些選擇:從文學改念企管、從美國回到台灣、離開企業界、告別深愛的女友。後來發現:真正為我的人生帶來持久的感受、並產生深刻影響的,都是這些選擇。

只有這些產生巨大摩擦力的「選擇」,直到今天,還讓我覺得真正活著。


作者王文華是在徵才過程中對現代年輕人有感而發,而寫了這篇文章,他提到現在的年輕人有抱負有理想,其中他說:透過網路,他們看到更寬廣的世界和人生,並且毫不客氣地去擁抱。他們到歐洲當交換學生,到中東自助旅行。自己開公司,倒了後開另一家。永遠都缺錢,但持續找方法賺錢。他們把皮膚曬黑、牙齒刷白,尋找名利之外的彩色地帶。他們叛逆但善良,與眾不同但不憤世嫉俗,大學剛畢業就想全職做公益,而且願意為了公益而犧牲自己。

我喜歡他說我們"叛逆但善良,與眾不同但不憤世嫉俗",雖然我們常常還是會對於社會的不公埋怨,但心中那股靠一己之力改變世界的小小心願卻不曾枯萎。

很多人問說為什麼要念法律系?看到社會上層出不窮的恐龍與鑽法律漏洞的可悲之人,還會相信有所謂的正義嗎?

而我都無奈答說,爺爺的官司讓我早已見識到社會上沒有正義這回事,但只是憑藉著對法律的熱情使然,或許也因為心中的正義之苗仍悄悄茁壯,畢竟你並不知道自己的力量是可以發揮到何等強大,又可以幫助到多少人!

就像航海王,不論海賊或海軍,也都是憑著心中的正義在走自己的正道,發揮王道的影響力!

 

文章中,對於其中一位想要加入"若水國際"中"曙光計畫"(關於幫助農民利用世界咖啡館的概念行銷,提升產值及經濟),卻放棄到美國念書的大學生,王文華在口頭與那位青年激辯後拒絕了他,之後以一段文字再次鼓勵他也說服了我:

我知道你渴望改變世界,而且希望現在就發生。但大部分改變世界的人,對這世界都有第一手的、深刻的了解。都曾在現實世界中跌跌撞撞、滿身創傷。因為唯有如此,他們才能找到槓桿,一舉把世界舉起。所以我希望你先去看世界,再回來把世界舉起。

對耶穌來講,那根槓桿是用自己的鮮血來洗滌罪孽。對比爾蓋茲來講,那根槓桿是用科技來治療瘧疾。改變世界不是學術辯論,只靠滿腔熱血和清晰思緒。改變世界是要打敗『現狀』這個敵人,要打敗敵人,你必須先與敵人共枕。

所以先捲起袖子,跳進染缸吧!珍惜這個機會,去美國念書、工作、挑燈夜戰、瘋狂加班。去爭權奪利、壯大自己。

在這過程中,你也許忙得沒有時間濟弱扶傾,沒關係。但我希望你在賺錢時偶爾手下留情,給些餘地。你如果夠優秀,那贏得勝利,就不用趕盡殺絕。達到目的,未必要人面獸心。

了解這世界的殘酷,並在這殘酷的世界維持些許的人性,是現階段,你能做的最大的公益。


也許,自己還未找到能做的最大公益,現階段也只是將自己的角色扮演好,從中成長並多點歷練,在將來的選擇中或許不會盡善盡美,要求自己要問心無愧也不容易,但就是有起有落才是所謂的人生。

昨天熬夜看完的吉田修一《橫道世之介》,書中的主人翁也是平凡的過完一生,但不知道為什麼,在看完他的故事後韻味卻迴盪不已。每一次的選擇或許都會改變一生,但誰也說不出那不同選擇下的人生是否會更加美好,而安分守己於現在吧。

最後一句話作為結尾,共勉之~

選擇,是年輕人的特權。還敢選擇,就代表你還年輕。

 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聞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